《巧救县长女儿入声色仕途:官威》免费阅读!

第281-283章 新婚纵爱 (3)(1/2)

作者:金帛

    回门酒第二天,肖向民心里记挂着投资考察团的事,就要赶回去。

    姚蕊说新婚,一个人在省城,晚上太孤独了,就跟着肖向民一起回到了龙安。

    肖向民到了开发区时,考察团正好当天到开发区实地进行考察,肖向前便也一起陪同。但他发现原来说好的柴萦碧要全程陪同的,可却没有见到他。就问了朴在义:“秘书长,柴市长今天怎么没来?”

    朴在义似乎对肖向民有些意见,鼻子哼了一声说:“你那么大本事,谁还敢来啊。要不是袁书记压着,我也不想来了。”

    肖向民吃了一惊。

    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竟然让朴在义有这样的想法,赶紧就接着说:“秘书长,这两天我忙着结婚,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如果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多批评指教。”

    “哼,批评指教。现在市里还有谁敢对你批评指教了?好,就算袁书记护着你,出于大局考虑,我也不计较。那你老实跟我说说,你是不是以结婚为幌子,搞了一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把我和柴萦碧给狠狠摆了一道?”朴在义说这话时,眼睛如鹰隼一般盯着他。

    肖向民听不太明白,也注视着朴在义反问道:“秘书长的话让我觉得吃了一惊,我怎么可能拿终身大事来摆俩个常委的道呢?秘书长能不能说明白了一点?”

    “既然你和袁书记有过通气,我是不会跟你计较。但你要小心点柴萦碧。你这种吃独食的做法,是很犯忌的。”朴在义以一种长者的口气说。

    肖向民有点明白了,朴在义是在说万茹在他和姚蕊婚礼上突然宣布当场与肖向民签约的事。他当时听到万茹那样说,本来是想连袁刚书记都不告诉的,等到签约时给大家来个惊喜。但后来也考虑到了怕被人说自己抢功,受人嫉妒,所以觉得还是要跟袁刚书记先通过气。没想到还是惹得柴萦碧的不高兴。

    肖向民赶紧把那天的情况详细跟朴在义作了详细的汇报说:“我真没想到前海集团的董事长会亲自来参加我的婚礼,而且突然决定就在我和姚蕊的婚礼上把投资合同签了。当时,我又要考虑结婚的事,又担心要是不同意万董那样做,投资的事会飞了,所以赶紧就答应了万董的要求,匆忙之间也只是跟袁书记作了简单的汇报。我没想到柴市长会因此多心。希望秘书长能够理解。我真的没有什么吃独食的想法。”

    朴在义见肖向民那么紧张,心里有些得意:这小子虽然厉害,但还是怕自己的啊。

    官员们对比自己级别低的官员,总是希望他们在自己面前把身段放低一档,跟自己说话时,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样子,以显示自己的官威。朴在义自然也难以超凡脱俗。

    朴在义心里的不满就减了不少,换了一种长辈与晚辈说话的口气说:“向民啊,你这做得也太草率了。你这样一来,柴萦碧还能不认为你是故意操纵了这件事,表面上来个规模浩大的投资考察团,让他带队去接待和全程陪同,而背地里却与最大的投资商暗中勾结,悄悄地策划一场婚礼上签约的事,让所有的机关干部都明白,开发区的第一张投资合同都是他肖向民干的,全是投资商看在你的面子签下来的?把所有的功劳都独揽过去了?我只是负责接待的人,对此可以不在意,柴萦碧他能不在意吗?年轻人做事,还是要多三思而后行啊。否则,事情做得越多,恐怕就会得罪人越多。我这也是为你好,才会这样对你说。”

    “是是是,谢谢秘书长提醒。以后我一定会注意的。”肖向民听懂了,朴在义是借这事趁机来离间他与柴萦碧的关系,并向自己伸橄榄枝呢。反正自己早已经和柴萦碧撕了脸,既然朴在义有意示好,而他又是袁刚手中的一杆枪,就表示表示愿意向他靠近也无所谓,所以,就赶紧连声说道。

    朴在义露出了笑容说:“袁书记一直对你评价很高,说你是个很有能力的人。我也看出来,虽然出招出得有些怪,但出发点还是好的,目的还是达到了。不过,在官场上,别人的一些感受,该考虑的还是要考虑才行啊。别总图自己痛快。”

    “秘书长说得是,我记住了。”肖向民装出一副谦卑地说。

    肖向民很不屑于做出这么贱的样子,但想到万茹的二十亿虽然已经签了约,这边李清风等人还有三十个亿的投资意向呢。不管怎么样,现在有了万茹的带动,要把他们签下来应该是容易得多,不管怎么样,都不能出叉了。更不应该因为自己内部的问题,引起内讧,导致投资考察团的不高兴,拂袖而去。所以,为了再把三十个亿的合同签下来,他肖向民愿意把身段放到最低,以博得朴在义的开心,确保剩下的投资不出问题。

    朴在义却不接着往下说,话题突然就跳到今天的工作上说:“今天的这些人还有三十个亿的投资意向,向民同志,你可要再接再励啊,一定要想办法把投资合同也给签下来。有什么困难和需要,尽管向我提出来。既然柴萦碧不来,我们就干给他看看,没有他,我们照样可以把事情完成得很出色。有没有信心啊。啊?”

    肖向民心里怔了一下,随即马上就明白朴在义的意思了:柴萦碧今天没来,带队的人就是他朴在义。要是能把三十亿签下来,那他朴在义立即就露脸了,是他带的队呐。那么,以后在机关干部或者领导的心目真的有可能会形成朴在义的能力也是很强的,在市长没在的情况下,也能带领队伍攻坚克难,拿下投资。这个政绩对朴在义下一步的晋升,那就显得沉甸甸十分有份量了。

    肖向民此时一想通,也立即明白了朴在义为什么前面要先打击他一下,然后又突然跟他示好了: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呐。目的当然是希望自己感恩于朴在义对自己的宽容,然后更加努力工作,促成今天的三十个亿投资意向合同地的签订。好为他朴在义积累一笔升官的政绩资本呐。这些王八蛋,一本到晚都是在为自己打着算盘。

    不过,肖向民也明白,像朴在义这样做也是很正常,也算是很正当的手法了,比起一些人,那是光明了不少。至少,他还没有用卑鄙无耻的行为掠夺他人的功劳,而是希望利用自己负责的机会,把工作做好。

    肖向民想通了,也不会讨厌朴在义的做法,立即相当正式地回答道:“有。我一定想办法,在秘书长的领导下,努力争取在今天将三十个亿的投资合同一举签下来。”

    “好。我相信你,也支持你。”朴在义听得相当舒服:肖向民这小子歪路正路都能走啊,还相当识相,相当上道,相当能配合呢。看来袁书记说的没错,此子日后前途不可限量。自己虽然要逼他趁着这个机会给自己做点政绩,但能不得罪,能不使肖向民觉得自己对他不好的,还是尽量要控制好。免得现在得利,日后却给自己在肖向民心中埋下仇怨。

    肖向民之所以敢这样说,那也是他在心里觉得万茹的二十亿签下来后,一定会对投资考察团的人产生很大的心理影响,甚至已经是决定性的影响了。

    此前,他在与大香江酒店的李清风谈时,李清风就特别提到,如果万茹二十亿能签下来,那大香江集团在龙安就敢投资旅游酒店业。因为,二十个亿的企业建起来后,就会带来很多的客流量,食宿玩也就成了他们的需求。所以,当时李清风就说过,只要万茹签了投资合同,他的投资合同也就不会成问题。

    现在万茹已经签下了投资合同,那么李清风的投资合同应该也到了促成的时机了。所以,肖向民对今天的三十亿投资合同的签订,在心里其实已经有了七八分的把握,也就顺便想送一个人情给朴在义,以使他和开发区的工作以后能少受一些阻碍,多获得一些支持和帮助。

    刚才朴在义对他的提点,也并非没有道理。今天柴萦碧生气没有来,这说明,昨晚万茹签单的事,虽然他与袁刚通了气,但还是可能会得罪一些人。

    柴萦碧本来就已经得罪,再得罪一次也没什么。可既然柴萦碧会有意见和想法,肯定也有其他人会跟柴萦碧有同样的心思。那些人不会像柴萦碧表现得这么明现和突出,但可能在某些他意想不到的时候,会突然暗暗伸出腿,拌他一跤,让他摔个嘴啃泥,还不知道是谁干的。

    所以,肖向民觉得既然朴在义主动对自己示好,抛出了橄榄枝来,接总比拒绝要好。因为,如果今天真能把三十亿的单子签下来,朴在义当然有功劳,可自己也是功不可没的啊。这是双赢的事,没什么不能干的。

    即使是签不下来,朴在义看到自己已经努力,也不会再说什么,至少不会再对他昨天私下与万茹把那二十亿单签下来再有意见了,更不会因此在以后对自己使绊子了。朴在义是市委常委,在常委里的排位虽然是最后,但也是关键的一票,有些利益,他一定要争取,又不会伤害到别的常委的利益的,常委会也是要给他考虑的。

    因此,他的周边应该也有一拔投靠他或者他培养提拔起来的人,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能让这股力量不阻碍自己和开发区的工作,甚至能对自己和开发区的工作给予支持和帮助,产生的结果,那也是不可小视的。

    俩个人顾着说话,与投资考察团的人落后了很多。肖向民此时见朴在义的问题已经解决,便抬头朝投资考察团走去的方向看去,笑着说:“秘书长,我们再不跟上去,他们就把我们丢下了。”

    朴在义见肖向民回应得不错,而且看样子,很有信心把今天的三十个亿投资也签下来,心情大好起来,看着肖向民也特别顺看和亲切,听肖向民这样一说,也笑了起来说:“是啊,我们赶紧跟上去吧。”

    俩人往前走了几步,突然发现投资考察团改了路线,拐入龙江边方向去,朴在义不由疑惑地问道:“咦,他们怎么往江边走去了?”

    肖向民一看,心里却大喜过望:大香江酒店集团董事长李清风签的十亿投资意向书中,其中就包含了龙江文化旅游带项目。现在考察团不在厂区范围考察,却直奔往龙江去,那肯定是李清风已经对投资龙江文化旅游带项目动了心的啊。

    肖向民赶紧将他在香港大香江酒店跟李清风的建议说了一遍,说:“秘书长,看来我们今天运气不错。这大香江的李董这么急于去看龙江文化旅游投资带项目投资区,一定是对这个项目动了心了。我对今天签下他那个十亿的投资合同又增加了几分信心了。”

    “真的?这太好了。走,我们赶紧走快一点,跟上他们。好好了解一下他们的心思,抓住机会立即促成他们签合同。只要他们有想投资龙江文化旅游带那个项目,政策的优惠力度还可以再大一点嘛。”朴在义兴奋地挥了一下手,传递给肖向民一个势在必得的暗示。

    ........

    肖向民和朴在义紧走了一阵,跟上投资考察团成员,就听李清风在问梁家驹:“景点的命名工作由谁来做?”

    “我们准备请民俗专家来命名,他们更了解龙江的一些典故和民间传说。没人可以跟他们相比。肖主任已经找他们谈过,还要求他们尽量从县志里去找有记载的历史事件来套,尽量不要捕风捉影和想象。其实,龙江村有个叫屈立宛的村长对这一带的民俗和历史也很有研究,我们肖主任和那们屈村长关系处得不错,要是请他出来帮忙,他应该也不会推辞。”

    “哦?”李清风脸上漾起了笑容,转身看到肖向民已经跟了上来,就放慢了脚步,等肖向民走上来,就和他并肩走着说,“听说你认识一位叫屈立宛的村长?”

    肖向民刚才没有听到梁家驹和李清风的谈话,不知道是梁家驹告诉李清风的这件事,有些吃惊地看着李清风反问:“李董,你们的调查工作可以赶上特工了。连这样的事都了解了?”

    李清风微微一笑,并不作解释地说:“能不能请他过来谈谈?”

    “现在?”肖向民看了看四周。

    这里离龙江村还有一段路,没有车,只能走路过去,最快来回也得一个小时,而且还不知道屈立宛会不会有在家里。他不由有些犹豫,就把这个情况如实跟李清风说了。

    李清风脸上露出一丝的遗憾,没再说什么,继续往前走着。

    李清风其实听到肖向民解释后,不由就有些冷:我准备在这里投资十个亿,可让你们找个熟悉这个地方的人来让我了解一下,你们就感到为难了。那以后,我投资进来,不知道还要遇到多少事情要找你们呢。你们也都这样对待,那我砸进来的钱不是砸到水里了,还想挣到钱?而且,这事,我还是找你肖向民,是我比较信得过,也是比较看好的人,可你都这样了,别人肯定就更糟糕了。这个投资还是需要再好好考虑一番才行啊。决不能冲动。

    李清风在心里对这次的投资兴趣立即大打了折扣,接着便又觉得这开发区真的做事也不怎么样了。既然有打算立这个龙江文化旅游项目,至少先修一条简单的公路通往这里啊。难道让所有来考察的人都这样走路过来吗?要不是看在肖向民你的份上,我刚才就不来了。可没想到你也让我这么失望。我的这么一个小要求,竟然也不能让我得到满足。唉,简单看看吧,不行,就打道回府,懒得去再费脑子。有钱还怕没地方投资啊。

    肖向民却立即捕捉到李清风脸上表情的那一丝变化,突然猛省了过来:李清风这是很想投资龙江文化旅游圈这个项目啊。俗话说,挑货才是买货人。李清风要是没有意思投资龙江文化旅游圈,他怎么可能会想尽办法去了解龙江景区的情况?调查并且记住了自己与龙江村村长屈立宛的关系?

    肖向民暗暗捏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在心里骂了自己一声:真笨,赶紧又加快脚步跟上李清风说:“李董,这样吧,我现在就去村里把他找来。你们先到景点去看看。”

    李清风脸上立即又露出了微笑说:“不用你亲自去吧,你随便叫个人去叫就行了。”

    肖向民摇着头说:“你不知道这个屈村长。他虽然只是一个村长,但是却是饱读诗书,学富五车,而且对现代经济发展很有独到的见解。”

    肖向民将屈立宛的情况跟李清风简单介绍了一遍,又接着说:“这样的人,我不亲自去接他,那就是对他的不尊重。他不一定会来。而且,别人也和他不熟悉。不过,你们这边,我只好失陪了。”

    李清风盯着肖向民看了一秒钟,点点头说:“这边的情况,你们开发区的同志都很熟悉,有他们给我们介绍就行了。你去吧。”

    肖向民回头又跟朴在义做了请示。朴在义也说随便叫个人去就行了。肖向民坚决要自己去。朴在义也就同意了。

    李清风在后面,看着肖向民的背影,心里暗暗道:我还真没看错这小子。这一下就反应过来了。嗯,凭着他这一点,投资的事还是可以好好认真再考虑一下的。

    肖向民几乎是一路小跑着到龙江村,一到那里就往屈立宛家跑去,跑得满身是汗,脚上也都泥。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看到屈立宛家门没关,直接就上前敲了几下门,然后边叫着屈村长边往里进。

    几只在园子里逛着的鸡被惊得四处窜了起来,一条黄色的土狗从里间汪汪地叫着,朝肖向民冲了过来,堵在肖向民面前吠着,不让肖向民继续往前走。

    肖向民只好站住了,继续朝里面喊着。

    几个学生就从里面跑了出来,看着肖向民嘻嘻哈哈地笑着,然后说:“屈爷爷出去了。”

    “啊——”肖向民怔住了:真是越担心什么,越来什么。要是请不到屈村长,自己这一趟岂不是白跑了?

    “屈村长去哪里,你们知道吗?”肖向民赶紧接着问。

    几个学生的头摇得跟拔浪鼓似的。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