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武士巴斯托夫学了一个月,武艺也有挺大的进步,但城内这么多的敌人,恐怕连吕布再世也没法应付啊。算了,还是派个小卒上岸,叫他们守将亲自上船来见我比较稳妥。这样做,即使守军真是效忠于古瑟夫,他们也不能拿我怎么样。他们一有动静,我杀了他们的守将就是了。况且,我还有十万大军,随时都可以攻城!
过了半个小时,我派去的士兵终于把守将带到我面前,他看起来约五六十岁,身穿一套银甲,看上去有点名将风范。
“你能告诉我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吗?怎么我到之前,这里挂古瑟夫的旗,现在又挂我的呢?这里不是陛下的直属地,应该挂陛下的大旗吗?”
“殿下,您有所不知了。前天,古瑟夫连同诺德哥罗德守将带人冲进克里姆林,逼陛下退位。结果诺德哥罗德和中部大部分的领地都效忠古瑟夫了,只有北方的雅可夫斯克仍然在抵抗,但很快就向涅夫斯基大公投降了,陛下和其他王室成员也死于涅夫斯基的枪口下。我虽然对陛下忠心耿耿,这里也有两万守军,但我们始终也不是他们的对手。所以我先是假装效忠古瑟夫,等您的十万大军来了以后再露出原型。”
“既然你露出原型,那为什么不挂陛下的大旗?而是挂我的旗?”
“陛下都去世了,王室被灭门了,诺德王国都灭亡了,还挂陛下的旗帜干嘛?您有所不知啊。三天前,古瑟夫逼陛下退位以后,就和涅夫斯基、罗斯托夫分了陛下的地:北方归涅夫斯基,中部归古瑟夫,南部归罗斯托夫,然后他们自立为王,建立了三家同盟。他们三个家族都是亲家,狼狈为奸,胡作非为,我是绝对不会为他们效力的,别无选择之下,就决定效忠您,请殿下接受我的效忠。”
听到这里,我终于明白罗斯托夫派十万大军来萨马拉的目的了,这是声东击西之计啊。他一定是想藉此引开我,让古瑟夫那边能成功逼陛下退位。等我到了以后,他们都已经分好领土,自立为王了。就算我派二十万、三十万大军去也没用,都救不了陛下。
没想到三家分晋的情况会在这里出现。他们仨真够狠的,别忘了他们有封地是因为历代国王分给他们祖先,传到这一代的,所以他们应该感谢王室才对。但为了个人的利益,满足个人的私心,他们竟然狠下毒手,迫使国王退位,搞个“三家分诺”出来。算了,和这些军阀讲道理就等于对牛弹琴,因为在这种环境下,武力才是硬道理。其他什么哲学理论的对他们来说都是废话。
“好,我接受你的效忠,我也很高兴能不费一兵一卒就取得这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是卡山的门户,也是我进攻雅可夫斯克和诺德哥罗德的跳板,战略价值非常高。所以,我会放多三万士兵在这里守城。这样,你就有了五万守军在手,应该够了吧。”
“谢殿下,我伊戈尔·贝巴托夫一定会尽我所能,为殿下效力。”
“你就是伊戈尔·贝巴托夫?一代名将啊。我早已经听说过你大败多兰军队的英勇事迹,使多兰二年不敢再犯啊,又得一位名将了。”
“都三十年前的事了,还提什么?名将又怎么样?最终多是没好下场。我被分到这里当守将的结果已经是众多老将军中最好的了。您听说过诺德第一武士阿克列谢·巴斯托夫吗?没有他,我根本无法击败多兰联军,保边境二十年安宁。说功劳,他肯定比我大,结果怎样?还不是被古瑟夫迫害,最终被流放到瓦斯托克河了?其实这就是我不想效忠古瑟夫的主要原因。”
听到这里,我很想跟他说师父(巴斯托夫)近来的事。但我答应过师父不能说出去的。
这时,随军的师父从后面走了出来,对贝巴托夫说:“老朋友,很久没见。”
“你是阿克列谢?我们没见十年了。”
“是啊……”
“老朋友,你投奔殿下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啊。殿下他……”
“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殿下迟早会统一诺德的。”
我说:“别说得我这么厉害,你们慢慢叙旧吧。我就不打扰你们了。”
第二天,我带着七万士兵继续前进,把矛头指向雅可夫斯克,那是涅夫斯基的地盘。
三位大公,不,是三位新国王之中,就涅夫斯基的实力最弱,最容易对付,他的地盘也挺大,相当于俄罗斯西北联邦管区加上雅罗斯拉夫尔州,而且人口也不少,有八百万呢。人口多又怎样?他的兵力也不多,只有十五万,这大概是因为他不够钱养更多兵吧。
相反,我这边虽然有二十万大军,兵力比他多,不过我还有钱剩,把盈余全用上去的话足够养五十万大军呢。所以还是先打他吧。等吃了他的地盘,在他那里招点兵,再和临近的古瑟夫干上,最后再对付南方的罗斯托夫。
说就容易,不过做起来就难啊。他们三人的兵力加起来有九十万呢,而我最多只能招五十万大军。虽然我有科技上的优势,不过大家的武器还是差不多,只不过我用的是正版,他们用的仿造版而已。如果他们来个合纵连横之计,我们就死定了。就算死不了,也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经济民生大大倒退啊。
算了,还是先下手为强,说不定我能在他们合纵连横之前吃掉涅夫斯基,为陛下报仇。到时我和他们的兵力不相伯仲,而我军有更好的正版武器。到时我们不但能熬过合纵连横,说不定还能吃掉他们,统一全国呢。唉,不管了,向雅可夫斯克前进!打倒涅夫斯基!为陛下报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