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目前整个江湖最轰动的消息,恐怕要数“阆风之苑”遗址再度现世一事了。
最先得到此消息的却是一个刚刚兴起的势力——“流莺阁”。显然,“流莺阁”的人很聪明,他们知道要闷声发大财,是不可能的,弄不好怕是会落得个派毁人亡。不仅他们一个不入流的小势力做不到,就算是一个超级宗门也不敢独享如此巨大的利益。
当然,要轻易地就交出千辛万苦方得到的消息,也同样不可能。于是,“流莺阁”的人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他们派人在“阆风之苑”的遗址和“流莺阁”总堂之间建立了数个传送阵,并制作了二十面传送令牌,每枚令牌可传送十人。各大势力如果想入山夺宝,就必须购买传送令牌。
这样既可保证遗址的位置不会被泄漏,也给各大势力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最重要的是限制了参与的人数。
只要你有钱,尽可将所有的令牌买走。当然买了之后能否保得住,就看个人的本事了。
“流莺阁”显然是想把矛盾焦点转移出去,同时又可有一笔可观的收入。如此做法倒是奇货可居,然而在其他人看来不免有乘人之危的嫌疑。不过,毕竟是他们先发现的遗址,并建立了传送阵,即出了力,又出了钱,其它宗门纵有不满,也不好多说什么。
这传送阵的建立,倒是深得各大宗门之心。即省去了到达遗迹的时间,又可以不用面对各种妖兽,真是一举两得。
正当各大宗门势力为了得到传送令牌而蠢蠢欲动之时,江天虞却对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
江天虞很满意现在的生活,除却“武经阁”必要的工作外,其余的时间或打坐修炼,或游山观景,或对月小酌,倒也逍遥自在。近日来,江天虞觉得自己的心境提升了许多,意境修炼的瓶颈似有松动。
他没有再使用聚元珠来修炼真气,只是把它妥善的保管起来。江天虞知道在“流云派”内高手众多,一不小心就有暴露的可能,到时祸福就难料了。因此,他的修为依旧停留在四时境的初期。
数日后,江天虞离开了武经阁后,并未像往常一样回“半云峰”,而是直奔二十五座主峰之一的“北云峰”而去。
这“北云峰”与其它诸峰不同,并非归某一脉所有。其山峰也不像其它山峰一样保持着原有的景物形态,而是从半山腰起直至山顶,房舍殿阁鳞次栉比、延绵不绝。之所以会如此,原因很简单,“北云峰”是处理一应内门杂事的所在地。
这里包括了刑堂,内事堂,总务堂,等等十余个负责管理内门弟子的机构,每日里此峰最是热闹,人来人往,昼夜不绝。
江天虞来“北云峰”是为了领取每月的元气晶石。像“流云派”这样的大派为了能更好的笼络和培养人才,每月都会给内门弟子、长老发放一定量的晶石作为平时修炼之用。当然,不同级别的弟子、长老所能得到的晶石各不相同。
比如,普通的内门弟子一个月的晶石仅有五枚,而核心弟子则有二十枚,精英弟子五十枚。余者个峰主,长老,客卿少则也有上百枚,多则有上千枚。
其实,由于“流云派”地处偏僻,这样的发放规模是略低于其它各大门派的。而晶石矿脉的日益枯竭,晶石资源日益减少,已是整个大陆都要面临的问题。
五枚晶石对江天虞来说,虽然不多,但应该可以满足自己平时修炼的需求。而且,他并没有打算真的把这些晶石用来修炼。晶石所储存的元气很精纯,用来突破瓶颈最有效。另外,还有很多其它的地方需要晶石,比如布阵,比如购买丹药或是高级的功法秘籍等等。
上千的内门弟子同时涌入“北云峰”的内事堂,却也蔚为壮观。加上来往办其它事的弟子,整个内事堂的大厅内已经是挤得人满为患了。
江天虞看了看那几条长龙,不仅揉了揉下巴。他有些无奈,每次来内事堂领取晶石都是如此的场景,可是又别无他法。除非你不要那些晶石了,否则就要老老实实地去排队。江天虞自认为还没有大气到可以无视这五枚晶石。
人虽多,但秩序却是井然,发放的速度也不算慢了。
江天虞随着人流,有些心不在焉的慢慢地向前挪着。忽然想起怀中还有刚从“武经阁”中借来的一本大陆游记,不如趁此时翻上几页,打法一下时间。
“这位师兄可真用功啊!这么吵得地方也看得下书?”刚翻了不到两页,江天虞的耳边响起了一个清脆的声音。
回头看时,只见身后同样站了一个穿着白袍的内门弟子,袍角一朵小小的流云。看样子年纪比江天虞还要小了一两岁,长得瘦骨嶙峋,却有气脉八重的修为。
那少年一脸笑嘻嘻的模样,见到江天虞回头,连忙抱拳道:“抱歉打扰了师兄的读兴!小弟孔阳,‘闲云峰’座下一名普通弟子。师兄如何称呼,在那座山峰修炼?”
江天虞见这孔阳说话有如倒豆一般,与此同时两只眼珠骨碌碌的乱转,倒是与此人矮小干瘦的身材相得益彰。
“孔师弟客气了,在下江天虞。至于在哪座山峰修炼,实在惭愧的很,在下现在只是一个闲云野鹤,无缘拜入哪座山峰。”江天虞略一打量后,抱拳笑道。
孔阳闻言大讶,连忙道:“师兄恐怕已经是四时境的修为了吧!如此年轻便进入‘四时境’,肯定是一等一的天才,那几个主峰的老家伙早就应该来抢了,怎么会没有拜入任何山峰?”
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