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陆续散去,贺韬摇摇头,掀开门帘进去。马车内的比较暗,贺韬却看到几双明亮的眼睛正望着自己。
梁飞大声说:“少爷,您可真厉害,咱们唐国地处边关,不但需要抵抗妖蛮,还要提防魏国的暗算,所以儒士都是文武同修,因此咱们唐国已经百年没见到治国诗词了”
贺韬笑着问道:“飞哥,谁让你叫我少爷的?”
“这还用教啊,俺知道你现在不一样了,所以规矩不能坏,俺不能再叫你韬弟,应该叫你少爷,等你中了举人,我能给你做个随从都是造化。”梁飞道。
“你我都是兄弟,不用这么见外。”
“那不行,我不能给咱们霸县丢人,该怎么叫就怎么叫,不然我以后怎么当你的管家?咱霸县好不容易出了您这么一个金凤凰,俺要好好跟着您,还要好好学学文章,将来才能不给你丢人。”
贺韬没有说什么,因为他知道说不如作,很快太阳升起,天气回暖,贺韬打开窗帘,从书箱里拿出一本《春秋》,开始低声诵读。
程紫萍一边给贺母揉腿,一边看着贺韬,偶尔嘴角弯起,霞飞双颊,不知道想什么。
马车一路前行,贺韬看累了就闭目休息,休息片刻后就继续低声诵读。
不知过了多久,翠儿笑道:“韬哥哥,看你昨天放在鱼缸的那红鲤,好像挺兴奋的。”
贺韬知道这鱼有灵性,看了看道:“看来是听见我的咏读才这样的。”
翠儿莞尔:“它能听懂吗?”
“翠儿,你可别小看它啊,它不是凡鱼,有灵性的。”自从在浅滩捡到这条红鲤,放在鱼缸这两日以来,贺韬发现红鲤特别喜欢他吟诵作对,背诵经典,有不懂的地方还让他解释给它听。
一旦听懂,红鲤就兴奋的在鱼缸里游来游去,好不快活。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早鸣。”贺韬将这首《咏蛙》诗吟诵给红鲤听,还详细解释了诗境和涵义。
红鲤听了,连连点头,身上还发出星光般的光芒,璀璨好看。
贺母和程紫萍看了,也是啧啧称奇。
“韬弟,你说这红鲤鱼是什么来历?会不会化龙?”程紫萍好奇道。
化龙?贺韬略一思索道:“相传禹王治水,凿山开门,阔一里有余,每逢开春之际,有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
贺韬说的典故,程紫萍也知道,禹王凿山而开的那门就叫禹王门,也叫龙门。
“鲤鱼跃龙门的传闻是真的,就是不知这红鲤鱼是什么来历。”贺韬转头问红鲤鱼:“你能化龙吗?若是能的话,日后我得闲了,带你去龙门。”
红鲤鱼听了,摇了摇头。
“你不能化龙?”贺韬又问了遍。
红鲤鱼又是摇头,看来它自己也不清楚。
程紫萍也觉得这红鲤鱼很有灵性,因此心生喜爱之心,和它很是亲近。
“要是能说话就好了。”贺韬无奈道。
这红鲤鱼来历不明,也不知会不会是鱼精鱼妖,或是海族的,一时间也无法辨明了,好在并无妖气,似是无害。
接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