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天气格外晴朗,万里无云。因为今日午时贺韬就要去参加历练了,所以贺韬决定,拿着楚县令给自己的书信,提前去拜访一下苏文远。
吃过早饭后,贺韬就让梁飞赶着车前往苏府。
说起来,楚县令也算用心良苦,这苏文远虽然只是从五品的州同知,但却负责分掌地方盐、粮、捕盗、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事务。所以在直隶府也算实权派,而且其权力不下于五品知府。
苏府门前有两只石狮子,大门紧锁,贺韬走到门前抓着铜环叩门三声。
“稍等。”里面传来一个人的声音,随后门打开,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出现在门后。
贺韬递过书信,道:“小生贺韬。这是霸县县令楚飞云托我给苏同知送的信,我本应该前几日就过来,不过有事耽误了,所以今天才到。”
门房一看贺韬身穿秀才文袍,立刻恭敬地用双手接过信,道:“您稍等,我马上送给老爷。”
门房正要关门,但犹豫片刻,没有关,而是急匆匆向里面跑去。
一会儿,就听里面传来一声大喊:“贺治国来了?看本官能饶了他!”
贺韬一听暗道不好,这人的火药味怎么这么浓,楚县令不是说二人是同窗好友吗?
通过虚掩的大门,贺韬看到一个身穿进士文袍的中年人大步走了过来。
那人看到贺韬,表情变幻,哭笑不得道:“好你个贺治国,朝堂上这几日为了你吵翻天了,你怎能如此气定神闲?”
贺韬一脸迷糊的样子,朝堂?京城国君召见群臣的大殿上?群臣为了自己吵翻天了?太匪夷所思了吧?
那人看到贺韬这副样子,被逗笑了,道:“别在那里站着了,进来说话。你呀!”说着摇摇头。
贺韬作揖道:“学生贺韬见过苏大人。”
这位手握实权的从五品官员却没有摆架子,就如同是长辈见小辈似的,回身拍了拍贺韬的肩膀,笑道:“既然是楚云飞的半个学生,那就是一家人,别客气,进来说。”
贺韬心知一位从五品官员绝对不可能对第一次见面的人这么热情,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于是一边走一边道:“苏大人,学生初来府城,所以有好多琐事需要处理,并未跟外界接触,请问发生了什么事?”
苏同知笑道:“还能是什么,当然是你的诗词。当日你诗成治国,六品以上官员全被惊动,之后这一消息被镇北公发给了圣院和皇上。”
“当天因为吕半圣三缄其口,所以风平浪静,但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出事了。国子监的掌院大学士在朝堂上为你请封爵,说你不仅是天赐秀才,也是唐国唯一一个在童生时作出安邦凝脉诗文的儒生,还是十国第一个以秀才文位做出治国诗词的,这无论是对唐国还是人族来说,你都立下大功,应该封你为霸县一等子爵爵位。”
贺韬吃了一惊,在神州大陆,爵位和品级虽然不一样,但也有对应的关系,最低的三等县男相等于从九品,最高的三等亲王相当于特一品。而一等子爵相当于七品,也就是说他要是获封一等子爵,那就和进士文位的楚县令平级。
若真能得封一等子爵,那贺韬做事就不用畏首畏尾,以后日子会好过的多,也不用再靠贺家子弟身份护身。
“那此时什么情况了?”贺韬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