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涅磐重生之黄叶洞(1/2)
作者:山中小住
“可不是吗!听说只有修为极高的仙人才具有这种轻功,真无法想像云義弟弟那么小会有这种修为。”华宏潭说。
“云義哥哥就是与众不同。”华玉珍痴迷着笑说。
“美得你的!”华云倩拉她一把。
华玉珍说:“倩姐姐,咱们去排云观看云義哥哥吧?”
“你还嫌闹得不够呀?上次云義弟弟都差点受罚,爷爷是再不会答应我们去的。”华云倩说。
“唉,我就是想云義哥哥吗!”华玉珍无辜的说。
几人都笑了。夏容华说:“爷爷他们正在扩建梅园,说要重新命名为华夏园,我们要不要去看看?”
“好呀!反正是闲着,我们也去帮帮忙。”华云倩说。
“那就走啰!”夏容华高声说。
四人来到西山壁下靠近玉珍的家,那里有一块很大的平地。早先,华容奇和夏清平选择这里隐居的时候,因为怀念桐庐县瑶仙村夏家,就为夏省兰建造了这座梅园,以表思乡之苦。夏省兰特别珍惜梅园中的一草一木,但因为后来儿女多了,再没有多余的心思去照看梅园,渐渐的就有些荒废,虽然儿女也有想搬去梅园住,但没有夏省兰的同意,谁也不敢动。只有华明珠,经常瞒着母亲去打扫,才没有破败。
华文堂从徽州回来后,向母亲提议,重修梅园,以华夏两家的名义,取名华夏园,意即收集普天下的奇珍,包括人文、历史、自然奇珍等各方面的珍藏,让孩子们和大家一起经营,借以了解天下,增加学识。
其实夏省兰也有此想法,经华文堂一提,即满口赞同。于是,两人从中间周旋,动员四家人一起,商量修建华夏园的事宜。
经过商量,大家一致同意建华夏园。也是华夏村,不论男女,也不论老少,个个勤劳,那边为重开绣庄忙禄,这边华夏园又紧锣密鼓的开工了。一时忙不过来,就到山下温泉村请了很多人来帮忙。
华文堂帮着处理好家里的事务,就和朱敏辞别大家,赶往杭州去了。
夏彩云、苗凤英、赵红线、华青鸾、夏省兰、梁彩霞、华明珠等在绣庄忙禄,设计绣庄布局,织布织锦;但等华文堂传回信,采购丝帛,绣品定单回来,即可招收绣女,正式开绣。
华容奇、夏清平担负起修建华夏园的总指挥,华云峰、华云深、华升、夏兰田等叁与工地建设,招收了数十泥水木工瓦匠等,热火朝天的干着。华宝桢、华歆、方瑜伯负责村里的警卫,经常以打猎和采药之名出入于桃花峰和山下集市里,打探着山外世界的动态。
华文砚负责孩子们的学习,华云倩、华宏潭、华玉珍、夏容华、夏黎亭、方紫云、陈玉郎;姐妹们在绣庄和学堂之间来回,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华宏梅、华小宝学到了赵红线的酿酒之法,就在赵红线的小酒坊中酿着醇香醉人的美酒;两人还学会了品酒,论酒,任何一种酒,他俩品过后,都能说出一翻诱人的道理来。
其他人负责家里的事务,照看孩子,管理菜园和牲口;反正各司其职,华夏村没有闲人。
袁桂芳身怀六甲,已行动不便,陈梅和林福照看着家里的一切。袁桂芳斜靠在庭院前的木兰花前,织着毛衣;石桌上放着一盆点心和茶水,庭院后的鸡和鸭还有鹅争食正闹得欢。袁桂芳手抚着怀着的孩子,抬头看见几只喜鹊在树枝头窃窃私语,思念起排云观中学艺的云義,不知義儿现在怎么样了。
转眼春季已过,盛夏来临。
这又是一个骄阳似火,群山滴翠,百鸟鸣飞的好日子;黄山后海,排云观中,和平时没有分别。弟子们在后山下练武,云谷子在静室中打坐叁禅。
龙雷安排好分做杂务的师弟们,来到静室外,叫声:“师父!”
云谷子说:“你进来吧!”
龙雷走进静室,在师父面前盘腿坐好,单手胸前低眉行礼,说:“师父,云義在后山黄叶洞已整整一年了,听青云师弟说学习认真,该有很大进步。师父是否考虑解禁,让云義出来?”
云谷子不置可否,只得闭目垂眉,良久,他缓缓的说:“云義资质极高,当能明白为师的一片苦心;但能摒弃凡尘的一切纷扰,感受四季的风光,聚天地之灵气,揽日月之精华,把潜质发挥到极致。”
“师父,弟子有一事不明,斗胆相问;云義还是个孩子,您急于逼出他的潜能,是否有另一层的意思?”龙雷说。
云谷子睁开眼来,良久说:“龙雷,世间的事,千变万化,但都有其因果。有些事情,你不必知道,也不必再问。”
龙雷伏首说:“是,师父。”
“过几天,为师会去看一下云義。”云谷子说,“龙雷,你做好自己的事,不要管云義,下去吧!”
隔日,云谷子来到后山千旭峰,走向黄叶洞。
华云義正漫步在黄叶洞前的平地上,面对着峰峦起伏的黄山后海,心境平和。谁会想到,一个十一岁的本应不睹世事的少年,正缠在父母身前撒娇的年龄,会如此老于世故!从小,他读过中华两千多年来的各种著作,把几千年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