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天地任我逍遥(2/2)
作者:山中小住
慎,轻则刑罚,发配边陲,重则凌辱,直至处死,其刑极惨无人道。百余年来,回纥人无数次的起来反抗,要获得生存的同等地位,但都被满清残酷的镇压,以至于与朝庭的积怨越来越深,这种仇恨已经蔓延于整个**地区,很难说不会在某一天大爆发。
近年来,满清加紧了对云南回回人的剥削和镇压,原因是回回人叁与戍边艰苦奋斗的精神聚集了大量的财富,朝庭为了支付战争得来的大量赔款,国库空虚之下,便向地方索取,地方便向拥有财富的人开刀,遇到反抗,就血腥镇压。几年来,云南的回回人死伤无数,已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云谷子说:“回回人对朝庭的倒行逆施已忍无可忍,估计过不了多久,就会有大的行动,为师想到云南去看看那里的形势。”
华云義说:“师父,您要帮回回人一起造反吗?”
“不是造反,是挽救民族危难。”
“但是我们汉人比回回人也好不了多少,特别是我们南方的汉人。我们的祖先在华夏大地上创造了举世的文明,却被清庭压制,增设**,大用酷刑,任何言及前朝的东西都不许提,他们从我们这里学到了王者之风,却没有成为仁义之师。我们汉人在所谓道德的压制下,已经失去了本民族的色彩,见闻狭隘,学识肤浅,很多时候说风就是雨,这种愚民的程度,难道不可悲吗?师父!”
云谷子好惊讶,这是一个不到十二岁的小孩说的话吗?他见华云義意犹未尽,就说:“云義,还有什么,你说下去。”
华云義说:“我们比起回回人来,更可悲,回回人有他们的信仰,受到了任何打击,都有真主安拉帮助他们。而我们有什么?我们的民族,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却缺少一种信仰,我们熟读着孔圣人的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到今天,又有多少人了解圣人本来的意愿?每个人都是一个成功的自己,乱世时一呼百应,分天下之财富;和平时为了一己的利益争斗不休,又有多少平静的日子过?”
“回回人信他们的主,要过他们的生活,不甘心为别人卖命,朝庭认为他们目无君主。我们信自己,要想得到的,不论用什么方法都要得到。朝庭看透了我们民族的根,挑起两民族的不和,这些年来,到处械斗不止,死了多少人!自五代以来,汉人的生活就没有好过,一直受着外敌的侵扰,先有金辽,后有满蒙,而其原因何在?就如师父想帮助回回人一样,起来反抗是一条道路,但不可能是唯一的一条。反抗的结果,有可能造成千千万万人失去生命,到时血流成河,又该是谁之过?”
云谷子半晌无语,这徒儿的见识,已经超过了自己,也是无话可说了。他说:“云義,师父也说不过你,现在师父只想问一句,云南**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师父是断不能不去的,你愿意跟我去吗?”
华云義双腿跪于师父面前,说:“师父,弟子斗胆问一句,师父是加入了回教吗?”
云谷子沉默了,不置是否的说:“真主也不想看着他的子民受尽凌辱。”
“师父,弟子知道了。”华云義磕头说,“师父前往云南,无可厚非,但恕弟子不能跟随,还有很多道理弟子不甚明白,弟子还不想见血腥之气,弟子只想陪在爹娘身边;但今后师父如有吩咐,弟子决不言辞,势死以报师父知遇之恩。”
云谷子叹了口气说:“也是师父强人所难了,即使你有过人的才能,但毕竟还是个孩子。云義,不必多言了,师父准许你回到爹娘身边。”
华云義抬起头来:“师父,您准许弟子回桃花谷了?”
“以你现在的能力,排云观已没法教你了;回到华夏村吧,你爷爷会有更好的办法教你。起来吧!”
华云義再磕头:“多谢师父!”站了起来,立在师父身边。
云谷子说:“我们走吧!”
华云義说:“师父,请准许我在黄叶洞再住一晚,云義还有些事情。”
这小子,肯定是对黄叶洞有感情了,云谷子说:“好吧,师父答应你。”
云谷子走了,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已现苍老。华云義默默的在心里说:师父,对不起,弟子不能陪您去完成您的心愿,弟子只能祝您一路多保重,顺风顺水。
华云義还难以了解云谷子的心思,云谷子也是对朝庭积怨极深,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达到报复朝庭的心愿足矣。在华山时,他结识了回教中人;回教本意是不会对抗朝庭的,但**中有人利用了本教的教义,借着朝庭欺压所激起的民愤,联络各方人士,势要颠覆清庭的统治,获取民族自治的权力。云谷子加入了回教,积极联络各方豪杰,等待时机成熟,一举对抗朝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