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岁月》免费阅读!

第54章 游击(1/2)

作者:汉家大司马

    当大唐这个老大帝国的战争机器轰隆隆的运转起来之后,那是相当的可怕的。

    东突厥大草原。

    一处不知名的地方。

    一千军容肃杀的轻骑兵,赫然是方煦麾下的轻骑营。

    正在执行方煦的游击战术,寻找战机,歼灭颉利的一部精锐人马。

    明朝初年,永乐大帝五征蒙古,当时大明兵强马壮,永乐大帝英明神武,名将辈出,麾下尽是百战精锐,为什么没能扫尽蒙古余孽。

    很重要的因素是,汉人缺少骑兵,而蒙古是放牧民族,弓马娴熟,向来是欺软怕硬,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的远远的。

    汉初的匈奴,白登之围困高祖,陈平重金贿赂匈奴单于,高祖才得以脱身。

    而到了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勒石燕然、封狼居胥,连匈奴王庭都被汉家铁骑踩在马蹄下。数十万控弦之士,惶惶然如丧家之犬。

    魏晋南北朝时,五胡乱华,惨无人道,若无冉闵横空出世,恐怕汉人江山就要改写了。

    游击战是非正规作战。以袭击为主要手段,具有高度的流动性、灵活性、主动性、进攻性和速决性,并能广泛动员群众投入战争。

    游击战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西元前512年的吴楚之战中,就有游击性质的作战行动。相传为黄帝风后撰写的《握奇经》认为:“游军之形,乍动乍静,避实击虚,视赢挠盛,结陈趋地,断绕四经。”对游击部队的作战行动,作了生动的描述。

    而在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详细使用游击战战术的人是楚汉时期汉的大将彭越。

    但要说道,游击战的集大成者,非后世的开国领袖毛太祖莫属。

    在中国**领导的革命战争中,游击战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根据敌强己弱的特点,依托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保存和发展了自己。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大规模、长时期地开展游击战,抗击了60%以上的侵华日军和95%以上的伪军。解放战争时期,游击战有力地配合了正规战。长期的革命战争,使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游击战战法,如破袭战、地雷战、麻雀战、伏击战、地道战、围困战等。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