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不应有恨》免费阅读!

第二十九章 鹤鸣九皋朝堂震(2/2)

作者:铁汉玉书生

都跟不上其人的思路。所以人选在才能上意义不大,只是以忠诚可靠为要,谨防泄密。毕竟此事一旦传出,恐怕立刻民心惶惶。如此一来,陛下还是从内臣中选择人手前往为上。一来显得重视,毕竟朝臣品级高的大多年长,星夜前往恐怕撑不住,品级低于陈洪谧的,显得朝廷不够重视。内臣则不同,是陛下贴身的人,无论如何都显得陛下重视。二来,朝臣听闻灾情,第一反应肯定是关心自己家人,消息难免泄露,内臣一身荣辱都仅在陛下身上,口风更紧。”

    崇祯此时心中已经认可温体仁所言,而且他连人选已经想好了,除了王承恩,其他人谁去他都难以放心。当然,曹化淳他肯定是信得过的,但是曹化淳年龄也不小了,并且他一天都离不开,当然不能派出去。只不过更关键的是具体要问什么。此时王承恩早就在边上准备好了,只等他们商量好哪些需要问清楚,就立刻启程。

    “诸卿刚才也都看了,可有什么其他建议?”

    其他几个人才刚刚知晓此事,哪有什么建议能立刻提出?只有杨嗣昌因为一直心系剿匪,对于此事有些想法,出列道:“陛下,臣常年在外地,对于具体的年景难以判断,但是有些事情,却可以从旁佐证。那异人说万历十三年起天气开始出现变化,恐怕不是从天象上得出的,而是直接从乱民处得知。”

    崇祯一愣:“乱民?”

    乱民的事情,花雪虽然跟陈洪谧解释了,但毕竟有些忌讳,没有在奏折中解释,所以崇祯并不知道。

    “不错。臣观此人给的理由,所谓三国唐末,不都是乱民四起之时吗?三国之前是张角的黄巾之乱,唐末则是黄巢之乱。天象的资料少,而乱民的资料多。臣以往查阅历年乱民暴动,也得出万历十三年起,大明各处乱民暴动明显激增。只是之前不知所以然,以为与改革后政令传达不及时有关。如今想来,很有可能因为某些地区天灾严重,但灾情范围不大,所以导致当时并未引起朝廷广泛注意。而底层的百姓因天灾难以果腹御寒,是以不得不被某些人蛊惑附逆。其罪虽然难恕,但并非没有前例可循,张角不就是借百姓食不果腹掀起蔓延整个中原的黄巾之乱吗。”

    崇祯听后先是一愣,后是一喜,然后又是一忧。愣是因为从没想过可以从乱民形成,反证气候变迁。喜是因为一旦确认万历十三年天气就开始变化,而不是万历二十八年,那么天灾还将持续的年限就是八年而非二十三年,这其中差距实在太大。忧的是如今已经遍地乱民了,接下来又是连年灾情,乱民岂不更多?

    杨嗣昌说到这里,犹豫了一下,又下定决心道:“陛下,其实还有一件事,野猪皮初时甘冒奇险纠结各部屡屡寇边,未尝不是因为灾情严重,辽东无粮。如果一旦明年灾情愈重,恐怕建虏必定又来寻衅。”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