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知府已经不是三年了,十五年有余。因为表面上他把徽州治理得井井有条,上头数次嘉奖,连皇上听说他也喜形于色,数次要升他的官,他都想着法子推辞,舍不得离开徽州这聚宝之地。因为有的是银子,把上头打理的很好,遇上什么事,有人帮他说话,皇上也就免了他抗旨不遵之罪,准许他继续留在徽州,做他的春秋美梦。
聚宝斋在华文堂的经营下,日渐红火。赛必雷看在眼里,有心取代之,但门将云中鹤却一力担保,暂缓动之。云中鹤是赛必雷手下最得力的干将,很多事件都是他一手解决的,他的话在赛必雷面前有份量,赛必雷就遵从了他的意思,暂缓动聚宝斋。
云中鹤为什么要帮助聚宝斋呢?那是十年前,在华夏村,华文杰和吴小斌双双在他眼前自刎,一个为情,一个为义,感天动地。云中鹤也是江湖中人,曾经有过一段热血真情,因为自己的一己执拗,**命丧黄泉,云中鹤发誓从此不娶。眼见吴小斌对华文杰的生死相随,在他的心里产生震撼,自觉上华夏村是一个错误,所以当他知道聚宝斋为华家所有,因为那一点点愧疚,对聚宝斋就自然而然的网开一面。
但知府的命令无法违拗,虽然不当面与他撕破脸,却是暗地里秘密派人监察聚宝斋,一有机会,就会马上动手。聚宝斋生意的红火,在民众当中的份量,已经让赛必雷忍无可忍。
这次借着陈忠国的举报,赛必雷大做文章,提前让人把大烟秘密藏于聚宝斋库房内,让聚宝斋有口难辨。然后故意叫云中鹤去查封,让他也无话可说。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赛必雷心想,有本府在,谁也不能阻挡我赛必雷敛财的道路。
赛必雷传下话去,对于聚宝斋,要快刀斩乱麻,不给华夏村喘息的机会。他知道,如果此事传到华夏村,让华容奇等人知道,将很麻烦。所以,他扣住了聚宝斋包括绸缎庄所有的人,并叫师爷连夜赶写罪状,明天上午,西郊刑场,把华文堂,华明珠,华青鸾,朱敏四人的罪状向全城公布,就地正法。
而此时,在西郊城隍庙,也有一群人在合计,为首的正是候长标。
今天官府查封聚宝斋的事,很快就在徽州城里炸开了锅,谁也不相信乐善好施,济世救人的聚宝斋会私藏大烟,特别是从外地涌入徽州的成百上千难民,有很多人每天接受着聚宝斋的恩赐,但见聚宝斋被查,顿觉茫然无助。
候长标等也是早年从外地逃入徽州的难民,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学到的一些轻功和花拳绣腿也派不上用场,在徽州地界受尽欺辱,为了生存,便拉帮结派,把同样遭遇的难民聚集在一起,明着做些小商小贩的营生,暗地里却又做着偷鸡摸狗的勾当,也就为人不耻。
自从劫持华明珠而反为华明珠所救之后,候长标性情大变,不但自己不再做为人不耻的事,还要求身边的人都改邪归正,并规定了几条帮规:不许逛窑子,抽大烟;不许汹酒闹事;不许欺负弱小;要不忘祖恩;要自食其力;更要匡扶正义。
这下倒好,本来一盆散沙的难民阵营,在候长标的带领下,成了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地方帮派。他们避开官府的眼线,只集会于郊野山林,想着法子多挣钱。他们说,等外面战乱平息,就带着父母妻儿,回到家乡去,好好生活;有谁喜欢过这种被人瞧不起的流浪生涯呀?!
候长标每天都要来到城里,站得远远的凝望着聚宝斋,不为别的,只为要看一眼心中的女神,激励他走出平庸好好生活的仙子,华明珠。聚宝斋救济灾民的义举,在徽州城中传颂,也让候长标倍感欣慰。候长标长相平平,怀着对华明珠的感激,但没有一丝一毫的邪念。他这一生,注定要为这种感激,默默的守护华明珠一世。
聚宝斋出事,候长标正和几个兄弟从休宁回来,在城隍庙屁股还没坐稳,就有人慌急慌忙的报告:“大哥,聚宝斋出事了,你快去看看。”
候长标一听,就着急的赶到城里,看时,聚宝斋大门都上了封条。再赶到绸缎庄,也是一样。他怒问:“这是怎么回事?”
老三江渔峰说:“近中午时分,官衙过来搜查,在聚宝斋里搜出一箱大烟,就当场抓了聚宝斋的所有人,并查封了聚宝斋的所有商铺。”
“大烟?聚宝斋里怎么会有大烟?”
老二黄桢气说:“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栽赃陷害。聚宝斋的情况,和三年前徽青堂的遭遇一模一样,也是说私藏大烟,被官府查封。世上的事不可能这么巧,一定是早有预谋。”
候长标说:“仙子是咱们兄弟几人的救命恩人,我们不能眼看着聚宝斋出事。通知所有人,回城西,大家合计一下,该怎么办。”
“是,大哥!”
于是几人分头行动,召集了徽州城里所有难民帮的头头,大家一起来到城西郊的城隍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