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么多忠臣含恨而终,崇祯要杀出一条血路,如果杀戮真的避免不了,那这把屠刀就必须紧紧握住自己的手中,否则,这大明又将是一场浩劫。
崇祯没有给大臣们太多的时间去惊讶,眼神也变得无比坚定,掷地有声地道:“朕任命施凤来为第一任内查院院使,为避免施大人过于繁忙,即日起免去礼部尚书,礼部尚书暂由黄立极黄大人兼任。”
施凤来浙江省平湖人,自授编修以来,积官少詹事兼礼部侍郎,以礼部尚书入阁。现年六十四岁,自己能够在知天命的年纪以礼部尚书进入内阁,已经是莫大的荣耀,算是做到了为官的最顶端,也就到头了。施凤来的心中其实已经有些厌倦了朝堂中的斗争,能够在以阁老的身份致仕,他已经就很满意了。官场中的是是非非,施凤来最为清楚不过了,为达到目的,向来也从不拘泥于俗礼,自己的官声也并不好听。说实话,施凤来想不到,崇祯能够任命自己为第一人内查院院使,这意味着,崇祯对自己的信任。
是故,施凤来带着疑惑的眼神看向崇祯道:“臣,惶恐不安,恐不能胜任。”
崇祯一直在观察施凤来,从他的疑惑的眼神中读到了很多信息。他明白施凤来的担忧,但是他相信施凤来,唯有不择手段之人,才能胜任内查院院使一职。倘若换一个迂腐之人,内查院更不不会发挥作用,相反会造成掣肘。所以,崇祯没有理睬施凤来的推脱之词。
“施大人,不要过谦,朕思虑良久,此任非你莫属,你莫要推辞了,此事就这样定了。你朝会后,好好想想如何安排具体的部署,一应经费直接由户部拨给。”崇祯没有给施凤来再次拒绝的机会,直接拍板。
“臣遵旨。”施凤来看到崇祯如此坚决,没有再说什么。他明白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可能都没有安神日子了。
内查院是崇祯要改革的第一步,以后还有很多要改,但是,崇祯明白治大国如烹小鲜,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将会适得其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内查院的职责,不仅仅是监察言官,崇祯要做的是让其逐渐取代锦衣卫。明朝官员的数量看似很平衡,但是内廷的分量逐渐加重,给整个大明王朝带来了很多的沉重的负担。监察百官,需要的是好的制度,而不是让人人自危;需要的良好的运作机制,而不是如防贼一般,广布密探,处处牵制。
内查院,直接受命于崇祯,服务于最高的统治者,却不能给其干涉朝政的权力。这将形成一个**的部门。在崇祯心中,有一天,要让这个不起眼的内查院震慑所有屑小之徒,崇祯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
...